2012年5月12日上午,在三号娱乐见到一位外商,一打听,原来是来自坦桑尼亚的克鲁斯先生。他说这里的玻璃制品品类齐全、质量优、价格合理,这次订了两款产品共计100万只,以后还会经常合作。近年来,徐州把玻璃瓶制造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来抓,注入器型创意设计、新工艺运用、网络销售等“流行因子”,调整产品结构,推进技术创新,拓宽销售渠道,促进产业发展。目前,徐州玻璃制造及相关企业发展到73家,年产60余亿只日用玻璃瓶,40%出口日本、韩国、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国内3个普通日用玻璃瓶就有1个来自徐州,成为全国五大、江苏省最大的日用玻璃生产基地。 一项新工艺“喷”出1亿元 不断引进新技术、新工艺是徐州玻璃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。他们与安徽蚌埠、上海等地的玻璃科研单位协作,建立产学研互动共赢机制,不断攻克技术难题。目前,铜山的玻璃企业全部改为全自动、全煤气、电气化流水生产线,实现园区内玻璃生产企业集中供气、供热,做到节能减排。 2009年,徐州成立了玻璃制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,既省去过去异地检测的麻烦,当地质检部门又可及时对质量把关,更重要的是,质检部门借助技术优势推行液体喷涂工艺,节约了成本,提高了产品光洁度、强度和硬度,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。检测中心技术人员算了一笔账,采用液体喷涂工艺,生产一只普通玻璃瓶可节省原料15克至20克,也就是说,用这种工艺生产15个瓶子就能节省下1个瓶子的原料。去年推广以来,已有十多家企业使用这种工艺,节约1亿多元。从“跑市场”到“网销族” 以前,徐州玻璃制品的销售是靠销售人员北上南下、千辛万苦用双腿跑出来的,如今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销售,成为网销一族,我们每年在电子商务上的投入在100万元左右,相当于生产200多万个玻璃饮料瓶。”一家玻璃制品厂负责人说,虽然电子商务花费不菲,但能带来更大的市场,投入仍然在不断加大。今年铜山多家玻璃制品企业都招聘计算机、外语类大学毕业生,通过电子商务,使玻璃制品销售额再提高20%,三号娱乐高薪聘请多名专业设计人员成立市场开发部,专门开发高档异型玻璃瓶,把日用器皿当作艺术品来做,受到外商青睐,像琳琅玻璃公司一样,大华、生力、华联、瑞泰等企业也都把自行研制开发新产品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王牌,提高产品档次,迎合国际市场需求。目前,该玻璃瓶生产厂家研制开发出果饮、药用、酱菜、罐头、酒瓶、化妆品瓶类,漂流瓶、许愿瓶、星星瓶等工艺品类,共计九大系列、4000多个花色品种的玻璃制品,其中150余种获得外观设计国家专利。